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法律责任方面的四大亮点
发布时间:作者:访问次数:3374

2017年10月1日起,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新《条例》)新《条例》在法律责任方面较原《条例》有很多创新,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要求,明显加大了对未批先建等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新《条例》符合国务院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改革思路,抓住了事中事后监管的几个关键环节;通过源头预防、过程监管、违法严惩等措施充分发挥震慑作用,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违法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的环境违法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新《条例》在法律责任方面主要有4大亮点,一是违法处罚更严,二是监管覆盖更全,三是责任主体更明确,四是执法监督更实。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更严

原《条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偏软,对未批先建的项目,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对于逾期不补办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才进行处罚,最高处罚金额仅10万元。由于违法成本低且执行不到位,导致建设项目未评先建、未批先建的现象屡禁不止、屡见不鲜。

新《条例》对未批先建的处罚,遵循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不再允许事后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处罚金额调整为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5%;对未验收先投产违法行为的最高处罚金额由10万元调整至200万元,增加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罚款5万元~20万元的规定,并明确规定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开。

监管覆盖环节更全

原《条例》仅监管项目建设周期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报批、试生产、竣工验收环节,不涉及初步设计、施工合同、施工建设、投入生产或使用后等环节,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常被忽略或大打折扣,难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

新《条例》增加了初步设计、施工合同、施工建设中必须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投入生产或使用后需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等要求和处罚规定,监管范围覆盖项目建设全过程。新《条例》相关规定可促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充分重视、有效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新《条例》还新增了技术评估的内容,规定技术评估费用由环境保护部门承担,承担技术评估的技术机构不得向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否则将被责令退回,并处罚款。

责任主体更明确

新《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虽然取消了验收行政许可,但并未取消验收这项工作。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

执法监督更实

《条例》修改后,未批先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执法主体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核发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的环境保护部门改为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强化了监督执法的属地化原则,可避免环境保护部门对于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的项目无执法权的尴尬。提高了执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条例》赋予环境保护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和手段,成为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利器,也将真正成为环境保护部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和督促建设单位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强有力武器。

|相关链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改了哪些地方?

关于《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的解读

|我们的服务:三同时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