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我国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作者:访问次数:1324

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的政策引导和消费需求的迭代升级,我国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2018年以来,我国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投入逐年加大、专利数量不断增加、数字化改造成果初显,但同时也存在创新趋于同质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共同发力,更好推动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

01 本土企业奋力加快创新步伐

近年来,伴随化妆品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数量逐年增加,本土品牌奋力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

龙头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一直是化妆品企业竞争的重头戏,持续地投入研发是保证化妆品品质的重要因素,研发中心以及研发人员的资源优势为国际化妆品品牌占领高端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上市公司财报显示,2020年,欧莱雅、宝洁等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的研发费用均超10亿元,而本土化妆品品牌研发费用在亿元以上的屈指可数。据上市公司财报,2020年,本土化妆品品牌上海家化的研发费用为1.44亿元,珀莱雅的研发费用为0.72亿元,薇诺娜的研发费用为0.69亿元。

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18—2020年,本土化妆品品牌的研发费用率平均为2%~3%,受制于体量,研发投入绝对额较小。从研发实力看,大部分本土化妆品品牌的研发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发工作以优化配方、加强安全检测等为主,皮肤、基因、原材料等领域基础研究较薄弱,成分创新较少。随着资金实力的增强,同时在品质消费的推动下,本土化妆品龙头企业纷纷重金吸引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的研发人员加盟,通过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本企业研发架构。

我国化妆品产业专利数量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全球化妆品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增长态势,截至今年1月20日,全球化妆品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为506万项。在专利授权方面,2016——2020年,全球化妆品产业专利授权数量波动上升,2020年产业专利授权量为32万项,授权比重为49.5%;2021年,全球化妆品产业专利授权数量为12万项,授权比重为32.74%,较2020年有所下降。

美国是全球化妆品产业第一大技术来源国。截至今年1月20日,美国化妆品产业专利数量为32万项,占全球化妆品专利数量的34.35%;我国化妆品产业专利数量约17万项,位居全球第二。从我国化妆品产业专利申请数量的省份分布看,广东省化妆品产业专利申请数量最多,截至今年1月20日,共申请化妆品产业专利4.33万项;其次是浙江省,共申请化妆品产业专利1.8万项;居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别为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

数字技术为化妆品产业创新增添动力

如今,数字技术已进入深度扩散阶段,跨学科、跨产业合作愈发频繁,融合研究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范式。不同学科及产业之间的碰撞、交叉和融合释放出巨大的创新空间,诞生众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化妆品领域,科学、技术和工程互相渗透,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出一批跨界创新型化妆品企业,产生更多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例如,目前广受消费者欢迎的超低温冻干面膜,利用医药和食品产业中的冻干技术,把冻干膜布置于氮气环境中,密封完整后保存在休眠舱里,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即可充分长久地保留面膜中的精华活性,使成分保持新鲜有效状态。

在数字化浪潮中,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对于实现产业创新越来越重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开展创新,是国际推动化妆品科学进步、技术开发的惯例。近年来,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本土企业的竞争,更是与国际企业的竞争。因此,提高国产化妆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将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仅依靠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难以实现化妆品产业百花齐放,"产学研”联手是一条重要的发展途径。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关或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的化妆品相关科技成果,并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力量和学术专长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互惠互利,推动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例如华熙生物与北京化工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大学等6所高校合作,加快化妆品技术创新步伐(详见表)。

02 本土品牌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

虽然我国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短板,创新同质化问题较严重,品牌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产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品门类不断丰富,在全球形成了较大影响力。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化妆品产业在关键核心领域仍存在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是目前我国化妆品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推动化妆品产业补短板、强弱项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是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但国内高端化妆品市场份额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占据,本土品牌基本集中于低端市场。产品组合单一、市场定位重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营销手段单一是制约众多本土化妆品品牌发展的因素。无论是在产品性能、外观还是营销手段上,本土品牌大多相互模仿,以至于逐渐趋同。例如,面膜生产门槛较低、开发周期较短、投入资金较少,不少投资者纷纷涌入面膜市场,面膜品类同质化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化妆品市场,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弱、研发能力不足的品牌,将被逐渐淘汰出局。

如何将众多快速发展的化妆品企业集聚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也是我国化妆品产业创新亟待破解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尚缺乏具备一定规模、功能布局完备、基础设施齐全的化妆品产业园区;在一些地区,化妆品产业虽在区域内具有集聚雏形,却未能在空间上形成集聚区或产业带,产业集聚优势不够明显。

相较国际化妆品品牌,我国化妆品品牌知名度、运营经验及技术创新能力等相对不足,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中,本土品牌处于劣势。近年来,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升级的驱动,加上电商渠道的快速崛起,本土化妆品品牌资金实力逐步增强;依托本土优势,本土品牌把握化妆品产业营销模式转型趋势,逐渐在一二线城市取得一定市场竞争优势。本土品牌整体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众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往往采取低价策略,或以牺牲产品质量安全换取短期利益。多数小型企业研发能力与产品设计能力较弱,部分中小型企业模仿知名品牌产品设计,这些不规范行为严重制约我国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

03 双向发力加快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

推动我国化妆品产业加快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双向发力。化妆品企业应主动提升自身研发能力,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鼓励措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和指引。

增强研发实力是化妆品品牌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目前,业界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化妆品制剂新技术、配方开发、核心功效原料开发、化妆品及配套设备一体化智能产品研发等,企业应聚焦关键领域,努力突破技术瓶颈。

在努力增强自身研发实力的同时,化妆品企业还应积极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研发技术互补,形成价值联盟。通过合作,各方可共享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互利共赢。整合研发资源和优势,还有助于产品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

同时,化妆品企业应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组建以化妆品企业为技术创新载体的联盟和共享式研发中心,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创新研发平台。更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优势的实验室,共享大型实验装置、数据资源、生物资源,加快建设知识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此外,企业还应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建议企业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以满足多样化的创新需求;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在科研资金使用中,对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以及人才培养等人力资本的支出予以足够重视。

政策支持可为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注入活力。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化妆品创新基础设施的投入,从科技设施、智力资本、制度环境等方面夯实我国化妆品创新驱动基础。比如,定期开展化妆品科技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化妆品科技展览、化妆品科技交流博览会等,增强全社会对化妆品科技创新的认识,为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关链接

我国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四大特点

目前,我国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呈现出消费者需求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生物科学前沿技术助力产业技术创新、大数据引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创新、新型创新创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四大特点。

我国化妆品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供给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随着科技与化妆品产业的深度融合,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将全方位、多角度地响应消费者诉求。

化妆品产品的研发过程也是医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技术碰撞融合的过程。目前,已有本土品牌基于上述学科的前沿科技研发出创新产品。未来,化妆品企业仍将持续挖掘技术潜力,以实现产品功效、质量和安全系数的全面突破。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有时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肤质、肤色的产品。部分化妆品品牌通过积累消费者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已有可定制产品问世,能够根据人工智能算法,为消费者自动匹配彩妆产品颜色。该类产品未来将拓展皮肤检测功能,深度融合人脸识别、智能语音等技术,精确检测使用者每日肌肤状况,针对当日情况提供特定剂量的化妆品。

监管部门正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的引导。例如,建立化妆品备案信息大数据平台,探索通过智慧化手段为技术审评工作提供辅助。大数据监测结合人工智能的审批方式,可节约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大幅减少监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减轻化妆品企业的行政负担,缩短企业产品备案工作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