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医院研制”化妆品!
发布时间:作者:访问次数:497

近年来,医研共创渐成化妆品品牌标配,并有不少知名医院推出了化妆品,这是否就意味着品牌可以宣称“医院研制”?答案是否定的。

近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公告,明确表示:标签中标注“XXX医院研制”等字样涉嫌利用医疗机构作证明或推荐,不符合相关要求。

此消息一经发布,已有品牌称下一步或将改包装,“医院研制”化妆品要变天了。

一大波化妆品要换标签了

“医院护肤品”火了。据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一款名为“协和维E乳”的产品曾创下一周爆卖50万瓶的成绩,尽管经媒体调查此款产品并非出自“北京协和医院”,却也反映出消费者对“医院护肤品”追捧。

正因为此,各类宣称“XXX医院研制”的维E乳层出不穷,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知名医院也早已下场打造了护肤品牌,例如精心、April四月天、标婷、京卫本草等,产品已涵盖身体乳、水乳、眼霜、洁面等品类。

化妆品,护肤品,医院护肤品,化妆品标签,医研共创,普通化妆品备案

具体而言,以知名度较高的标婷和精心品牌为例,据青眼号外调查,标婷官网显示,该品牌母公司为北京鹰华技术开发公司,后者为卫生部北京医院的全资公司。又如精心品牌母公司是北京协和医院子公司,该品牌也宣称由北京协和医院研制。

如上图所示,以上四个品牌都已在天猫、抖音开设网店,如精心与标婷销量排前的产品均为E乳,前者月销6000+、后者月销1万+。

化妆品,护肤品,医院护肤品,化妆品标签,医研共创,普通化妆品备案

截自天猫平台

同时这些产品也基本都在产品包装上注明“XXX医院研制”。然而,即便有医院背景,也不可再标注“XXX医院研制”。

7月24日,北京药监局发布关于普通化妆品备案常见问题一问一答(第二十三期),其中针对化妆品标签能否标注“XXX医院研制”等字样的问题。

北京市监局明确回答表示:根据2021年颁布的《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化妆品标签禁止利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公益性机构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聘任的专家的名义、形象作证明或者推荐。”标签中标注“XXX医院研制”等字样涉嫌利用医疗机构作证明或推荐,不符合相关要求。


截自北京市监局

事实上,去年7月,国家药监局也提到,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监制”“出品”“品牌授权人”等内容。彼时,业内就形成共识,标签上不应出现“xx医院/大学出品/监制”等标识。

随着北京药监局再次声明化妆品标签禁标“XXX医院研制”,青眼号外注意到,精心品牌在小红书的评论区回应粉丝称“将会更改产品包装。”

可以预见,接下来一大波“医院研制”化妆品要换标签了。

此外,注意到,还有不少化妆品的标签虽未标有“医院研制”字样,但却在网店的产品封面图、详情页或产品标题里出现“医院研制”,那么,这种行为又是否合规?

对此,致电北京药监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处,接线人员称:“我们只针对化妆品的标签范畴不允许有“医院研制”,但是例如在自家化妆品店门口贴一张‘医院研制’的广告牌或者海报等宣传行为,这是属于广告法的范畴。”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其它方式打着“医院研制”的头衔来宣传化妆品,也容易产生违法违规方面的风险。

据《广告法(2015年版)》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化妆品”也常常翻车,调查发现,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频频被化妆品企业“碰瓷”,不少企业打着“xx大学出品/联合监制”等旗号,但实际上并未得到高校授权,也不存在联合研发的情况,最终结果是多家企业被处罚。

有前车之鉴在此,“医院研制”化妆品也应当遵守化妆品法规要求,及时修改标签与广告。

遏制乱象

事实上,从产品名称、标签到广告宣称,监管部门近年来对于“涉医”,方面的监管和整顿愈发严格,这是因为行业乱象不断。

如前文提到的“协和维E乳”,据媒体调查实际与北京协和医院无关,但不明就里的消费者难免不会误认为是北京协和医院出品。

又如,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公开打假。该单位官网曾转发的一篇新闻报道称,同济医院药学部在武汉的一些批发市场和药店发现了十多个品种的假乳膏,有消费者使用该产品后出现满脸起疹子的现象。

化妆品,护肤品,医院护肤品,化妆品标签,医研共创,普通化妆品备案

截自同济医院官网

随着人们对化妆品认知和要求的提高,开始追寻更为先进、安全、有效的化妆品,一些以医院研制或者医生推荐为宣传点的产品备受消费者信任和追逐,但也出现了碰瓷医院甚至假货的问题。

据某化妆品工厂相关人士透露,“官方会有此规定,也是之前‘李鬼’太多,太多假冒伪劣产品借着医院、医学背景等噱头欺骗消费者,普通人也很难判断和弄清楚医院在医院研制化妆品中具体起到了啥作用。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很有可能让消费者产生误会,如认为‘医院研制’化妆品可以当治疗皮肤的药品使用等。”

他还指出,“在中国市场,不管是品牌方还是化妆品企业都需要产品能够快速上市,所以很多品牌其实并没有时间,跟医院进行较久的进行合作、磨合来打造产品,大部分医院可能都只是挂个了名而已。”

并非要打压医研共创

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往往代表着严谨、科学,因此,禁标“监制”“出品”并非是要打压医研共创、产学研模式,而是希望企业真正将研发放到第一位。

早在2021年,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副司长戚柳彬就曾公开表示,“一定程度上,化妆品与皮肤科学密切相关,站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企业与医院、科研所等机构合作,为消费者开发出更多的产品解决皮肤困扰,我们是予以鼓励的。”他同时也提醒道,要避免宣传医疗方面的概念,把握好宣传尺度。

上述资深人士也认为,“如果化妆品的研发真正有医生或者医院参与,那么确实可能在检测方面更加严谨一点,从这方面来说确实更可靠。”

毕竟,如薇诺娜、玉泽等一批坚持“医研共创”的品牌,成为行业佼佼者,“医研共创”无疑能给化妆品的安全性、科学性方面提供一些保障,跨界合作也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也正如戚柳彬所言,“国家肯定是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大胆地、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但也坚决反对打着创新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

不论是医院推品牌,还是品牌与医院合作共创,杜绝打着医院的幌子,以研发为本位,保证化妆品的安全质量才是重中之重。

相关推荐: